福州火車站附近鉑晶時代大廈20層一單元房起火,濃煙圍困中百余名住戶“逃出生天”(詳見本報2013年10月24日A31版)。昨日上午,晉安消防大隊公布起火原因,系單元房內電腦電源線發生故障引發。
事發當日,消防官兵從接警到抵達現場,不到10分鐘時間,濃煙已從20層起火處擴散至大廈5層,危及近百人生命安全。而造成這一嚴重事故的直接原因,系大廈內各層樓梯間防火門多處于敞開狀態,導致濃煙在大樓內肆意擴散。
福州消防部門提醒市民,身處高層建筑,樓梯間是重要的生命通道,保持每扇防火門密閉,能有效防止煙霧進入樓道,給人們逃離火場贏得時間。
住戶回憶:開門滿眼是濃煙慌張中退回待援住在鉑晶時代大廈1714室的付先生,起火房間和他的住處同在20層。“當我知道發生火災后,已經來不及了,一開門走廊里全是煙。我一慌張也找不到消防通道了。”事發后,付先生用濕毛巾堵住門縫,躲在離門遠的窗口,朝外面呼救。終,消防員逐個破門搜救,付先生才得救。而在緊急疏散時,付先現,從大廈20層直到5層,已全是煙霧。和付先生有同樣經歷的還有百余名被困住戶。另據參與救援的新店消防中隊多名消防官兵證實,其實火災并不大,但是引燃了不少產生濃煙的材料。之所以濃煙在大樓內部大面積擴散,正是因為用來疏散的樓梯間防火門幾乎全部敞開著,給煙霧流動提供了空間。隨機調查:多數群眾陷入誤區防火門常處于敞開狀態隨著福州高層建筑越來越多,高層建筑消防隱患也被更多市民關注。然而,昨日記者接連走訪多處高層住宅、寫字樓卻發現,樓梯間防火門的安全管理易被忽視。昨天下午,記者來到浦上大道天鵝灣等社區,進行隨機查看。在該小區9號樓,從1樓至15樓,每層樓梯間的防火門幾乎都開著。記者隨手想關上一扇門,卻發現門已被人為固定。家住15樓的業主陳先生說,樓梯間的防火門幾乎沒關過。10號樓的業主林先生也說:“樓梯間的防火門很少關,遇到火災才好逃生。”位于旗汛口的三山大廈是商住混合樓。昨日下午,記者在該大廈南北樓多個樓層看到,樓梯間安裝的隔離門,雖能自動回彈,但門被人為地用木棍、磚塊等抵住敞開著。一位保安的回答也令人驚訝:“這是防火通道,如果失了火,人要從這里逃生,所以必須要開著!”剛剛發生過火災的鉑晶時代大廈,物業處主任施先生也稱:“住戶經常使用樓梯間進出陽臺晾曬衣物,平時防火門都是開著的,而且長期以來都是這樣做的。”他甚至反問記者:“難道樓梯間的防火門不是要開著嗎?”消防部門提醒:樓梯間有煙囪效應關閉防火門很關鍵“高層建筑內,重要的逃生通道就是裝有防火門的樓梯間。鉑金時代大廈這場大火致上百名住戶被困,關鍵問題就在樓梯間的防火門沒做到常閉,導致濃煙迅速在各樓層肆意蔓延!”晉安消防大隊陳寅大隊長說道。福州消防支隊有關人士介紹,在密閉的空間中,濃煙的水平擴散速度為0.5-0.8米/秒,垂直擴散速度比其要快3-6倍。濃煙遇垂直空間會優先擴散。而在高層建筑中,電梯井、線路管道或者樓梯間,就好比垂直的煙囪,如遇火災,勢必加劇火災的影響程度,建筑物越高,“煙囪效應”越明顯。陳大隊長還表示,防火門主要是用來隔離火災,一旦建筑物內起火,可以將煙、火、熱有效隔離在有限空間內,掩護群眾逃生。因此,大多數防火門是常閉設置,樓梯間或樓頂天臺門平時應該是關閉的。其實,保持樓梯間防火門閉合,只是市民的舉手之勞。福州消防部門還建議,在高層建筑消防隱患排查中,無論是業主還是物業處管理人員,有責任保證樓梯間的防火門常閉。這個細節不該被忽視。